新泰孟氏医院提醒您,复工也要照顾好自己
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大部分人都放了一个“长长长”的假期,而复工/学把大家从“宅家”的无聊中解救出来。
在大家陆陆续续的踏入复工大潮时,做好疫情防护工作也成为打赢“战疫”的关键。

1. 疫情期间,可以搭乘飞机吗?乘坐飞机安全吗?
做好防护,可以正常出行!
飞机在设计时已经考虑了运行过程中的通风要求。客舱中每2到3分钟就会进行一次空气置换,每小时置换20到30次。机舱中空气流动方向基本上是垂直而非前后流动。
此外,飞机上的高效过滤器,能有效捕获0.003-10微米的颗粒。空气循环系统和过滤功能可大大降低病毒在飞机上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2. 搭乘飞机可以带酒精和消毒剂吗?
酒精属于易燃易爆品,不可以带上飞机。
专家提示,对新冠病毒有杀灭效果的消毒剂,都属于飞机运输中的危险物品。不论是在疫情期间,还是在普通的运输乘机期间都是不能带上飞机的。
3. 如果不能携带酒精或消毒剂
怎样做好个人防护?
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消毒湿巾,做好手部消毒。
首先,随身携带一些含酒精类的消毒湿巾、棉巾,用于擦拭我们的双手和双手触碰的物品。乘机过程中尽量不用双手触摸我们的眼睛、鼻子和嘴巴。
其次,在机上旅客不多的情况下,旅客之间分隔坐,保持一定距离,乘客尽量避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
最后,尽量减少使用卫生间。
4. 乘机过程中,如果客机上出现了
可疑发热旅客怎么办?
飞机的后三排设有应急的相对隔离区。
如果客机上发现了可疑发热的旅客,飞机的后三排设有应急的相对隔离区。工作人员会把发热旅客放置在相对隔离区,同时会把飞机右后侧的卫生间,留给发热旅客专用,避免和其他乘客共用造成交叉感染。
另外根据要求,飞机上完成应急处置后,乘客下机后,整个航班会做一次彻底的终末消毒。

1. 疫情期间在火车站
应该怎样做?
合理安排行程,确保佩戴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即可)。
主动配合车站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检测,缩短停留在候车室的时间。
到达目的地后应该尽快离开车站。
2. 怎样在乘车过程中做好防护措施?
注意保持手卫生,乘车时推荐戴手套。如果没有戴手套,就应减少接触公共物品和部位,勤洗手。
就餐前务必先洗手,应使用洗手液或香皂并用流动水冲洗,免洗洗手液也是很好的选择。
不确定手部是否清洁的情况,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随后进行手部清洁。
3. 旅途中怎样做好健康监测
旅途中应该自觉做好健康监测与管理,自觉发热时应该主动测量体温,发现身边有可疑症状的人员,要及时报告给列车员。
如果自己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好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
就医时应该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或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哪些人,配合医生做好相关调查。
4. 乘车结束后应该怎样做?
即使乘车结束也应妥善保留票据及相关信息,以备查询。

1. 私家车需要消毒处理吗?
一般情况,私家车无需消毒处理。
私家车处于空旷场所时,做好通风换气。冬天开窗通风时,需注意车内外温差大而引起的感冒。如果处于地下停车场等封闭环境,建议关闭车窗,打开空调内循环方式进行通风。
另外,司乘人员进入公共场所再返回车辆后,建议先用手部消毒剂进行消毒。
2. 如果有亲友搭乘私家车
需要进行消毒吗?
如果有身体健康状况不明的亲友搭乘后,应及时开窗通风,并对车内相关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手和皮肤建议选择碘伏、含氯消毒剂或过氧化氢消毒剂等适用于皮肤的消毒剂。
3. 如果有可疑症状的人搭乘
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应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尽量与同车人员保持距离,不要开启空调内循环,适量开窗通风。
可疑症状者下车后,迅速开窗通风,并对其接触表面(车门把手、方向盘、车窗、挡风玻璃、座椅等)进行消毒。
4. 如果搭乘了确诊患者,应该怎么办?
患者下车后,应及时做好私家车的终末消毒。
私家车的终末消毒范围包括:
物体表面(座椅、方向盘、车窗、车把手等)、空调系统、呕吐物等。
消毒处理时应发动汽车,并打开空调内循环。
具体消毒应由当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或有资质的第三方操作,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前,车辆不建议使用。
其他同乘者为密切接触者,需要接受14天医学观察。

出租车和地铁哪个感染风险更高?
没有必要区分哪个风险更高。
只要有人员集中的地方都会有风险,所以一定要坚持戴口罩,因为在公共场所,手会接触到一些公共设施表面,回家要洗手。

新泰孟氏医院服务号上线了,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