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医院环境   专家风采   骨病专题   先进设备   专利产品   医院文化   荣誉证书   在线挂号   院务公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综合 >> 中国丙肝病例逐年上升 经血传播成主要感染途径

中国丙肝病例逐年上升 经血传播成主要感染途径

2010-08-02 10:06:40 浏览:2636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近年来,中国丙肝报告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2009年分别为70681例、92378例、108446例和131849例。其中,经血传播成为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注射吸毒人群、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为丙肝的易感高危人群。

  7月28日是世界卫生大会决议通过的第一个世界肝炎日。2009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自然人群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0.43%;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信息显示,近年来,中国丙肝报告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2009年分别为70681例、92378例、108446例和131849例。其中,经血传播成为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注射吸毒人群、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为丙肝的易感高危人群。根据丙肝在传播途径和干预措施上与艾滋病相近,且高危人群与艾滋病高危人群重叠的特点,借助艾滋病防治体系及策略带动丙肝防治成为中国丙肝防治的核心。

  2010年,中国实施了艾滋病、性病、丙肝监测点的整合计划,共在全国设立87个丙肝监测点;同时,将丙肝病毒检测纳入全国1888个艾滋病哨点监测内容。此外,中国已于2007年组织开展了包括自然人群、高危人群和其他人群在内的24类人群丙肝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组织制定了《丙肝防治要点》,包括疾病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治疗等核心知识;开发制作了30万份丙肝宣传画、挂图、折页等宣传资料;在全国实验室间开展质控和丙肝检测试剂评估,以提高丙肝诊断能力等。

  卫生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针对丙肝感染人群逐年增加、公众对丙肝认识不足、医务人员丙肝防治意识不强、丙肝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等问题,下一步中国将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完善丙肝病毒监测检测体系,以实现丙肝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大对高危人群的干预力度,控制丙肝经血、经性途径传播;加大对医疗卫生人员的技术培训和院内感染的控制;加强丙肝科学研究等。

  附: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要点

  1、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英文缩写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对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丙肝是可防可治的。

  丙肝和甲肝、乙肝、丁肝、戊肝等都属于病毒性肝炎,但这几种肝炎的传播途径、病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都不尽相同。

  丙肝病毒主要侵犯肝脏,可导致慢性肝炎,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丙肝是可以预防的,经过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丙肝病毒在体外环境中抵抗力弱。一般化学消毒剂(如漂白粉)和煮沸都能够杀灭丙肝病毒。

  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

  2、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等途径传播。

  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特别是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以及医疗和美容器械等可导致经血传播。

  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纹身和穿耳孔等行为都是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与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可以引起传播。有多性伴性行为的人,感染丙肝的风险更大。

  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约有5%-10%的可能在怀孕、分娩时将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鲁ICP备19039745号-1  版权所有:新泰市孟氏骨科研究所 新泰孟氏医院(东方骨伤医院)   电 话:0538-3999999 0538-7588888 0538-7589999    
  地 址:山东省新泰市西张庄镇昌盛路
  技术支持:山东高美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 793697 位访客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 访问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