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医院环境   专家风采   骨病专题   先进设备   专利产品   医院文化   荣誉证书   在线挂号   院务公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骨病专题 >> 治疗骨折借助理疗

治疗骨折借助理疗

2015-08-23 08:15:55 浏览:1867

    众所周知物理治疗在骨折治疗中具有较重要的地位。 那么,临床上常用的理疗方法有哪一些呢?

  超短波法  在骨折复位固定后4~6天,若有血肿压迫血管或神经导致肢体末端组织水肿,除抬高肢体外,应采用超短波电缆法或电极板对置法治疗,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日1次,5~7次为一疗程。但对骨折部位有金属固定者应禁用超短波,可用红外线照射。

  红外线法  骨折复位固定后4~6天,可做红外线照射,每次持续20~30分钟,温度宜从较低开始,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休息1周,可继续做第二或或第三疗程。在家休养的伤员可到室外暴露骨折部位,每日晒太阳30~60分钟(太阳可辐射红外线),15次为一疗程。

  超短波、红外线均产生热的作用。热可使骨折区组织温度升高,促进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有助于瘀血吸收、消散、止痛、消肿,促使骨痂形成,还有利于骨痂钙化,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紫外线法  即用紫外线灯照射骨折部位。已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者,可在小夹板或外固定石膏上部用紫外线灯照射。照射剂量1~2级红斑量,每日或隔日1次,5~7次为一疗程。

  紫外线有促进骨折骨痂形成的良好作用。在家休养的骨折伤员,可暴露骨折部位晒太阳30~6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医疗体育和按摩  骨折整复及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后4~6天,可在医生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收缩和松弛骨折部位的肌肉,运动患肢的手指或足趾,并逐渐增加运动量。亦可让伤员做患肢缓慢活动,或在患肢小夹板或固定石膏上、下部位进行轻手法按摩,在可能的情况下让伤员自我按摩,以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骨痂形成,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鲁ICP备19039745号-1  版权所有:新泰市孟氏骨科研究所 新泰孟氏医院(东方骨伤医院)   电 话:0538-3999999 0538-7588888 0538-7589999    
  地 址:山东省新泰市西张庄镇昌盛路
  技术支持:山东高美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 794772 位访客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 访问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