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秋燥引发旧疾
由于“秋燥”的影响,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应对秋燥,可用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润燥,比如用石斛煲汤。
老年人大多有旧疾,有些病虽然本身与季节关系不大,比如胃病、血压或血糖比较高等,平时病情控制得还不错,但却很可能在夏秋转换的时候因为秋燥、感冒等小问题而引起旧病发作。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支气管炎等“小病”。
避免盲目进补
秋季是一个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现在社会上各类养生与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然而有些观点并非适合所有老年人。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食疗。在保健方面一定要与医生多沟通,不要自作主张,盲目进补。很多补品尤其是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否则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起居有常很重要
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不少老年人旅游后,身体出现了诸多不适。这是因为旅游一方面让老年人感到疲劳,吃不好、睡不好。另一方面,旅游前后以及旅游期间的生活作息突然改变了,而老年人的适应能力比较差,旅游回来后,不是血压高了,就是心脏感觉不舒服了,只好去医院看医生。此外,老年人还要注意心态平和,不要过喜过忧,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情绪的波动不利于养生。
这些老人不宜秋冻
患有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受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易引发中风。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受寒冷刺激后,会使原本就有病变的心脏缺血、缺氧更加严重,从而导致心肌梗塞的发生。
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人,在秋季易感受风寒湿邪,常会出现腿部胀痛、沉重感,或伴有肿胀、行走不便等症状。
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受到秋凉刺激后,常并发血管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疼痛等,严重者可表现为坏疽。
有益老人身心的小动作
背部撞树主要目的是改善人体血液循环,调节植物神经及内脏功能。撞击上背,可以刺激到主治肺部疾病的肺俞穴、主治心脏疾病的心俞穴、能宽胸理气的督俞穴以及理血、宽中、和胃的膈俞穴等。撞击腰和下肾,可以刺激主治肝脏疾病的肝俞穴、主治胆囊疾病的胆俞穴,还有健脾、和胃、化湿的脾俞穴等。撞击左右肩胛上的穴位,对治疗头面部疾病、颈椎病、肩周炎有较好的效果。撞击背的侧部,能够宽胸理气,治疗肋间疼痛。此外,尽量挺胸撞击颈肩部的大椎、风门等穴位,可以治疗颈椎病以及颈肩综合征。
背部撞树有讲究,应该在离墙或者树干10~15厘米处站立,用背部向后撞击,待身体弹回后再次撞击。约1秒钟撞一下,并随着节奏自然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