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医院环境   专家风采   骨病专题   先进设备   专利产品   医院文化   荣誉证书   在线挂号   院务公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医疗科研 >> 【学术速递】查口腔肠道菌群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学术速递】查口腔肠道菌群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2015-07-31 07:37:57 浏览:2143

   你能想到口腔、肠道内的菌群异常会导致类风湿关节炎吗?《自然·医学》杂志7月27日在线发表的一项来自北京协和医院与华大基因的研究成果称,口腔和肠道微生物菌群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生理和疾病控制的重要环节,据此构建的分类诊断模型诊断准确率接近100%。
 
  据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患者超过5000万。长期以来,类风湿性关节炎被认为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但对其发病机制知之甚少。北京协和医院张烜教授的研究团队与华大基因经过为期4年的合作,通过元基因组关联分析法,揭示了口腔和肠道微生物菌群或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和保护机制相关。
 
  研究者收集未经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牙菌斑、唾液和粪便样本,以健康人群作为对照进行对比研究。据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之一张东亚博士介绍,存在于口腔、肠道中的某种嗜血杆菌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呈现相对缺失的状态,而唾液乳杆菌在患者的牙菌斑、唾液和粪便中均显著增加,尤其是在病情高度活动患者中表现得极为明显。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口腔与肠道菌群功能的一致性,并揭示出这种菌群异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相关,可能直接参与疾病发生。
 
  研究人员构建了区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高精度分类诊断模型。通过对牙菌斑、唾液和粪便的元基因检测,其诊断准确率接近100%。该分类诊断模型还可帮助判断抗风湿药的疗效,并区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不同疾病病程,从而进行疾病分层和药物疗效预警。
 
  张烜表示,这是国际上首次同时进行的口腔和肠道微生物菌群元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出其在人类重大慢性非感染性疾病中的机制和临床意义,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分层、药物疗效预警及寻求新型治疗靶点均有积极推动作用。(据健康报网消息)
鲁ICP备19039745号-1  版权所有:新泰市孟氏骨科研究所 新泰孟氏医院(东方骨伤医院)   电 话:0538-3999999 0538-7588888 0538-7589999    
  地 址:山东省新泰市西张庄镇昌盛路
  技术支持:山东高美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 1263566 位访客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 访问手机网站